近年來,福建農信發揮“黨建+”優勢,以“黨建+金融助理+多社融合”模式為紐帶,奏響黨建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、互促并進的“協奏曲”。福建農信金融助理以“五個行動”送金融服務至千家萬戶,打通金融服務的“毛細血管”,持續、深入推進服務鄉村振興工作。
數據顯示,截至6月末,福建農信系統累計派出金融助理5672名,聘任鄉村振興信息員2993名,覆蓋全省13620個行政村。
走村入戶進社區
一個挎包走遍村頭村尾。福建農信以普惠金融進村入戶為突破口,構建“金融助理駐村(社區)”服務工程,把農村金融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變為“零距離”。
“七一”期間,龍巖農商銀行金融助理與西城街道金橋社區聯合開展掃黑除惡、防范電信詐騙及宣傳普惠金融知識等活動。金融助理走進小區,現場發放各類宣傳手冊,讓掃黑除惡、防范電信詐騙的意識深入人心,讓普惠金融更接地氣。
“對我們農民來說實在太有幫助了?!苯▽幝撋缃鹑谥砝猛砩闲菹r間特地下鄉為當地農民宣傳金融知識。為了讓大家聽得懂、記得牢,金融助理將事先準備好的宣傳折頁分發到鄉親們手中,并用方言講解與他們息息相關的各類政策。
“紅色服務”暖民心
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。福建農信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農信基因,把“紅色服務”送到百姓家門口。
安溪聯社金融助理想客戶所想、思客戶所憂、做客戶所需,開展系列“紅色服務”:深入蓬萊鎮為行動不便的客戶上門辦理借記卡密碼掛失改密業務;深入湖頭下坑村為村民辦理電費代扣、農??せ畹缺忝駱I務;深入城廂鎮、劍斗鎮走訪慰問貧困老人。
平潭農商銀行藍馬甲金融服務隊在下鄉開展金融服務過程中了解到,澳前鎮一位老人長年臥病在床,無法及時開通低保賬戶享受低保補貼。藍馬甲金融服務隊立即安排工作人員驅車前往老人家中,將服務送上門,為其排憂解難。
“多社融合”有活力
為助力脫貧攻堅,福建農信聯合省供銷社積極探索構建生產、供銷、信用“三位一體”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體系,建立供銷社、農民專業合作社、農信社“多社融合”發展的長效機制。
明溪聯社派出32位金融助理主動對接供銷社、農民專業合作社;與當地供銷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在黨建共建、資金結算、授信融資、渠道融合等方面開展業務合作,借助雙方遍布城鄉的網點優勢,通過業務融合、資源整合,搭建資源共享平臺。
霞浦聯社與霞浦縣供銷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在“農村金融服務體系”“農村電子商務平臺”“新型支農惠農服務模式”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合作,將霞浦聯社的金融服務嵌入到供銷社經營的全產業鏈中,互相配合、各展其能,打造助力脫貧攻堅、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。
搭建服務云平臺
在沙縣井后村,村民們剛從三明農科院引種了產量高、品質好的水果黃瓜,沒想到剛進入采收階段就遭遇了滯銷窘境。沙縣農商銀行金融助理得知此消息后,立即趕赴現場了解情況,為村民申請上線“福e購”助農公益電商平臺開通綠色通道,并對農產品做質量檢測,方便標準化線上銷售。同時,線下采取辦業務送水果黃瓜的形式,免費為井后村扶貧農產品做宣傳,促進水果黃瓜的銷售,為村民們解了燃眉之急。
南安農商銀行金融助理發揮駐村優勢,全面梳理所在鄉鎮街道、村居的“特色行業”“特色村”的金融服務需求,組織對接開展“支持生產經營、助力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推介會”,推廣小微專項貸、安居貸、農e貸、代發工資等各項金融產品。目前已召開推介會54場,普及人數達1400余人。
點燃“人間煙火氣”
為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個體工商戶等群體,福建農信金融助理快速響應、多措并舉、強化執行,以優質的金融服務為夜間經濟發展增色添彩。
連城聯社根據地攤經營主的個性化金融需求,創新推出“蓮商貸”“福攤貸”等產品。在夜市設立“金融服務流動攤位”,69名金融助理走街串巷,對全縣商戶開展全方位、全覆蓋走訪營銷。截至目前,連城聯社金融助理共辦理“福攤貸”16筆,授信金額130萬元,辦理攤主收款二維碼67戶,發放宣傳品560份。
為助力解決疫情導致的貧困戶、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難題,周寧聯社第一時間成立“螢火蟲”黨員金融服務隊,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,開展夜間外拓營銷、“一對一”“點對點”宣傳,迅速掀起全員助力夜間經濟,拓展就業創業空間的熱潮。
關注我們